我心中的十五座高峰
标签搜索
侧边栏壁纸
博主昵称
Lez

  • 累计撰写 10 篇文章
  •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

我心中的十五座高峰

Lez
Lez
2024-02-09 / 0 评论 / 6 阅读 /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...

我心中的十五座高峰

——《文学与思想的70座高峰》读书笔记

初读这本书,我遇见了七十个或熟悉或陌生的身影。在与那些历史上不朽而深邃的思想对话时,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一个个卓越的灵魂,认识了一段段厚重的历史。
在这七十本经典中,我选取了令我印象最为深刻,最感兴趣,最熟悉的十五座高峰,从十个主题出发,撰写了以下十篇读书笔记,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,斧凿一二。

《诗经》——久远而优美的咏叹

《诗经》或可以称为我热爱诗歌的开端。现在回看这本古老的诗集,我才发现其中有诸多章节,自己只是泛泛而读,甚至读一遍原文,看一遍译文就草草跳过。现在,当我再次阅读那些稍显晦涩的篇章,我才真正被其深深吸引,认真感受其中的情感。
从西周到春秋,《诗经》记录了近五百年间的大量民歌民谣,反映了那个古老年代的社会面貌。其中,我最喜欢的诗是《秦风·蒹葭》。尽管《诗经》成书时的上古音与今音已经不同,但这首诗读起来仍极具音韵美。它所创造的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的如画意境使我感到了其独特的艺术美。这个意境的精彩之处在于,它也许可以跳脱出“爱而不得”的本义,延伸到一切“受阻而无法完成”的象征意义。《诗经》中许多诗歌所体现的多义性也实际影响到了我的诗歌阅读与创作,让我意识到了象征是一种增加语言表现力的重要工具。
在艺术特点之外,《诗经》中也分风、雅、颂三种体例。风诗主要采于民间,因此用词更自由、更生活化;雅诗主要描绘贵族生活,因此用词更典雅;颂诗主要用于祭祀,用词更加庄严。可以观察到,作者和来源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诗歌的用词和风格的。

《庄子》——瑰丽而浪漫的哲思

最初认识庄子,还是听闻庄生晓梦,鼓盆而歌一类的故事,只觉得他必然是一个有趣、神秘的人。后来我读鲁迅时,又遇见了他评价《庄子》“汪洋辟阖,仪态万方,晚周诸子之作,莫能先也”,自此决心要细读一遍《庄子》。
我对于中国古代哲学了解并不多,但庄子的哲学无疑是我最感兴趣的。翻开这本书,我感受到一种与尼采相近的批判思想:他的自然原则关联着相对主义;他批评功利性的仁义观,反对儒家等级观念,向往“至徳之世”;反对推崇圣贤,而宣扬“绝圣弃知”。
《庄子》现存有33篇,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《齐物论》。这篇文章长而深奥,我借助译文和网上资料,大致理顺了它的思维脉络。《齐物论》主要讨论的主旨是“万物齐一”,分别讨论了“彼是”、“是非”、“物我”与“生死”。庄子认为,“是亦彼也,彼亦是也”,万事万物存在着对立面,并且互相依存。于是,“是”与“非”也就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,达成对立而统一的关系。在庄子看来,物和我的来源都是“道”,因此“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”,物与我本质上是相同的。从上面的论述继续推演,生与死同样是互相对立而一体的概念。更进一步地,庄子认为生与死是同一的,还将死作为“至乐”看待。
此外,《庄子》还极具文学性。他认为“道不可言”,即逻辑语言的表现力不足以说明深刻的思想。因此,他在文中大量使用寓言,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。我自己阅读《庄子》时,常常被这些精巧的比喻和意象所吸引,越读越有兴趣。真应了那句“汪洋辟阖,仪态万方”,读之令人拍案。

《史记》与白居易的诗——“史家之绝唱”和“浅切”之诗

对于史学,我先前其实并没有太多兴趣;长约五十万字的《史记》,我也从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。去年暑假,老师推荐我认真通读一遍《史记》。静下心来,我才见其语言之生动,构思之宏伟。
也许给我带来最深印象的文章,是那篇《汉武帝本纪》。我以前很爱看纪录片《河西走廊》,在我的印象里,汉武帝雄才大略,反击匈奴,可称之为一代明君。但读了这篇本纪,我才了解到了汉武帝好大喜功、严刑峻法、穷兵黩武的另一面。这使我意识到,评价历史人物,要注重客观事实,并且从多个角度辩证看待。“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”,从历史中学习,也许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思考和生活。
接下来,我想谈谈白居易。他是安史之乱后的诗人,也是现实主义诗人。我读他的诗,常能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:或是淡泊闲逸,或是激烈尖锐。这正对应了他所看重的闲适诗和讽喻诗。
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,并且“美刺比兴”、“因事立题”。他的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即语言平实而率真,也可称作“浅切”。白居易心系社会,针砭时弊。在诗歌创作理论上,他提出了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的主张。因此,我读白居易的诗时,也能感觉到几分“诗史”的味道。
白居易存世诗有三千,其中《长恨歌》是我最喜欢的一首。这首诗写得婉转细腻,却不失华美气派。全诗前半部分主叙事,带有讽喻的意味,如“从此君王不早朝”;后半部分主想象,带有浪漫主义的感伤,如“在天愿做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。如此,《长恨歌》的主题就变得复杂而矛盾起来。也许正是这种复杂,让诗人塑造了多重的人物性格,也给读者回味、思考的余地。这首《长恨歌》,或也可以代表白居易诗在抒情方面的动人力量。

杜牧——晚唐最璀璨的诗星

最开始了解杜牧,还是读他的《清明》和《山行》。那时,我还认为他与大多数的诗人一样,身属泛泛。直到我读到《阿房宫赋》,那清丽而精致的语言立刻吸引了我:“六王毕,四海一;蜀山兀,阿房出……”二十三岁的杜牧,靠这篇赋少年成名。从那以后,我对杜牧的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我读杜牧,还是绝句最多。其中,我尤喜欢《叹花》和《泊秦淮》。《叹花》的前两句抒写寻春去迟了,错失了美好的时机;后两句抒写鲜花凋零,而果实满枝。这首诗用比拟的手法,以“寻芳”喻寻访爱人,以花喻女子,以“子满枝”喻女子结婚生子。全诗隐喻诗人寻春不得而机缘已误,蕴含着诗人的惋惜怅惘。
前期的杜牧很关心政治,而另一首七绝《泊秦淮》就是他所写的典型的一首讽刺诗。《泊秦淮》前两句写秦淮的夜景,一派灯红酒绿景象;后两句,作者见景生情,抒发了自己对唐王朝命运的担忧。初读杜牧,总感到悲凉;细细品读他的诗歌,又能感到字句间的希望。也许这就是杜牧诗:精巧构思含时代感慨,清丽文词显豪迈气概。

拜伦、雪莱、普希金——天才的浪漫派诗人们

我读现代诗歌的起点是海子。他的《两座村庄》里,有这样的诗句:
“沉默孤独的村庄 / 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/ 这就是普希金和我 诞生的地方”
海子用普希金和自己的两个村庄论述了他的人生观,我也因为这首诗对普希金感到好奇。从那之后,我读了许多欧洲诗人的作品,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:拜伦、雪莱、哈代……
拜伦命途多舛,事业和爱情都有诸多不顺。但他却在短暂的一生中,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精彩的作品。雪莱曾写过一首送给拜伦的十四行诗,第五第六行是“它注意到你的作品完成得又快又好, / 犹如造物主随意创造出的那些完美的世界”,足以例证拜伦诗歌之精彩。而其中被歌德称为“绝顶天才之作”的《唐璜》,也许是我最喜欢的拜伦诗作。《唐璜》构思宏大,既有浪漫主义的描写,又有现实主义的叙事。这组诗夹叙夹议,辛辣地讽刺了欧洲贵族和资产阶级,揭露了上流社会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的真实样貌。
拜伦广泛阅读欧洲文学,游历四方,凭借自己的丰富经历和知识写下了这首长篇叙事诗。这也提示了我,要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,必须先广阔自己的生活,提升自己的思想。
接下来我想谈谈英诗的另一位代表人物——雪莱。他与拜伦是好友,与其并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,是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。雪莱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,在他的诗歌世界里描绘了一个充满真、善、美的理想国。
我读的第一首雪莱诗,是《致云雀》。在诗人笔下,云雀是“欢乐的精灵”,是自然的诗人,是高尚的歌手。诗人以云雀自比,虽有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,却仍不断追求光明和理想的世界。雪莱认为“好的诗歌应该是直接从心灵深处涌现的思想激情和形象”,这首《致云雀》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最后是开创了俄罗斯文学新时代的普希金。说来也巧,普希金和雪莱都创作过《自由颂》。不同的是,普希金的《自由颂》或是一首失恋诗,或是一首代表某种进步思想的政治抒情诗;而雪莱的《自由颂》则更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样貌。
普希金带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,是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》。在被软禁期间,普希金身陷囹圄,却创作了这首乐观而热烈的诗歌。诗中,作者提出了一种向前看的生活观,即困难迟早会过去——“一切都是瞬息,一切都将会过去;而那过去了的,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”。于忧郁中见明朗,于哀愁中见轻快,也许这就是普希金的诗。
于我个人而言,通过这些诗人,我开始逐渐了解外国诗歌;于社会而言,他们是十九世纪世界诗坛的三座高峰,开创了那个浪漫主义诗歌的时代。

《红与黑》——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

很久之前就听说了《红与黑》,但我却始终没有买来读。前段时间偶然看到一篇书评,我才决定要读一读这本被誉为“灵魂的哲学诗”的小说。
《红与黑》的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。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的奋斗经历与最终失败的结局,展现了复辟王朝时期的社会风气之黑暗。小说以于连的爱情为主线,但却不是爱情小说,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政治小说。
在我看来,书中最出彩的部分是作者对于连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。黑格尔说,悲剧的最高形式是内心的精神分裂式的冲突。第十一章中,司汤达写道:“不过他很快把书放下,他想着拿破仑的胜利,想啊想,终于在自己的胜利中看出某种新的东西。”于连是个矛盾的人物。他快乐而痛苦,骄傲而自卑,既鄙视上层社会的种种丑恶,又试图攀附上层社会的人。
作者在刻画于连的内心矛盾时花了许多笔墨,生动地体现了他情感与理智冲突,理想与现实冲突,无不在暗示最终的悲剧性结局。在于连身上,我仿佛看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,歌德笔下的浮士德。

《死魂灵》与《罪与罚》——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

最初听闻《死魂灵》,是读鲁迅先生的杂文。他评价这本书“其中的许多人物,到现在还很有生气”,并且“不得不叹服他伟大的写实的本领”。于是,我在网上找来鲁迅的译本,粗粗读了一遍,便被深深震撼到了。
这本小说讲述了骗子乞乞科夫在一个偏僻省城买卖“死魂灵”,并通过花言巧语成为当地官员的座上宾,试图通过钻漏洞牟取暴利。当他将要成功时,有人揭穿了他的骗局,他就匆匆逃走。
《死魂灵》中,作者对人物肖像的刻画非常生动、幽默。如乞乞科夫与泼留希金相见时,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写作技巧,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形似乞丐的“吝啬鬼”形象。其中,这段环境描写极有特色。从“一张桌子上竟然放了一把破椅子”到五花八门的各种东西,有力地烘托出了一个“吝啬鬼”形象,给了我很深的印象。
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,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罪与罚》。小说描写了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,杀死了催租的房东及其无辜的妹妹。他虽然逃过了法律的惩罚,却没有逃过内心的痛苦。经过一场内心的忏悔后,他受到索尼娅宗教思想的感召,向警方投案自首,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亚。不久之后,索尼娅与他在河边相遇。他们决心虔信上帝,获得精神上的新生。
在故事中,许多人物身上都有着矛盾和冲突: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善良的人道主义者,有时却冷酷而麻木;加依洛夫犯下种种恶行,却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手,资助钱财;索尼娅是一个社会地位极低的妓女,却代表着至高的圣洁。小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“罚”的部分,向读者揭示了“罚”意味着心灵的反思和挣扎,是在苦痛的受难中确立真正的道德。
《死魂灵》和《罪与罚》都是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著作。读了这两本书,我不但学习到了那些精彩的心理描写,也对人心深处的奥秘有了更多的思考。

《茶花女》——凄美而动人的哀歌

《茶花女》是小仲马以亲身经历写就的长篇小说,也是其代表作。这本书讲述了农村姑娘玛格丽特到巴黎谋生,却不幸成为妓女。与玛格丽特相遇后,阿尔芒热烈地爱上了她,也重新点燃了她对爱情的向往。但是阿尔芒的父亲却极力反对这门婚事,迫使她离开了阿尔芒。阿尔芒却毫不知情,还因此羞辱她。玛格丽特受刺激后一病不起,最后孤身一人长辞于世。
小说极有特色地采用了三个第一人称的叙述法,从作者对玛格丽特的采访出发,到阿尔芒的自我回忆,再以玛格丽特的临终书信作为结尾。《茶花女》娓娓道来,生动地给读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悲剧。
玛格丽特沦落风尘,却追求真爱和自由,有着独立的灵魂。她为爱人典当了首饰车马,为爱人的家庭而与其绝交,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。小说的结尾,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,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,在她的坟前摆满白茶花。她纯洁的灵魂正如一朵凝结着永恒爱情的茶花,美丽而高尚。
愿那已逝的茶花还能在阳光中重新盛开。

《老人与海》——有着温柔一面的“硬汉小说”

从前偶然看到王小波的《老人与海》书评,对这部小说很感兴趣,我于是立刻买了回来,在几年间读了许多遍。小说讲述了年老的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毫无渔获,后独自出海,钓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,却在返航途中被鲨鱼袭击,最终只带回一副鱼骨的故事。
常听人评价,《老人与海》是一篇“硬汉小说”,我却不愿意如此简单地看待这部小说。圣地亚哥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,把天地间的一切生命都视作同类,是个“很特别的、倔强的老头儿”。男孩儿马诺林的加入,更为小说增添了一份温情。因此,我认为《老人与海》中,灵性反而是比“硬”更突出的。
小说中让我印象最深的部分,是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情节。那句“一个人可以被消灭,但不可以被打败”一度是我的座右铭。老人以刀子为鱼叉,以舵柄为武器,打退了一次又一次鲨鱼的袭击。直到最后一只鲨鱼吃光了鱼肉,他才终于觉得自己被打败了。
我想圣地亚哥也许才是那个胜利者:他勇敢地对抗命运,始终维持着人的尊严;他不但是一个坚强、宽厚的“硬汉”,更是一个藏着温情和仁慈的勇士。
我愿意成为那个永不服输的圣地亚哥。

《忏悔录》和《存在与虚无》——从启蒙主义到存在主义哲学

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,法国哲学在十八世纪后有了极大的发展,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家:孟德斯鸠、伏尔泰、卢梭……他们在世界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留下了《忏悔录》等经典的著作。
《忏悔录》是卢梭的自传,记叙了卢梭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,描写了他在社会中经历的种种不公与黑暗。这本书不仅是卢梭对自我罪恶的忏悔,也是对社会罪恶的控诉。在书中,卢梭几乎毫无保留地向读者展示出了自己的缺点和过错,也引出了他的关键思想:人性本善,但恶的环境将使人变坏,让人染上恶习。
也许可以说,《忏悔录》记叙了一段人性被扼杀的历史,也同样是一部人性解放的宣言。于我而言,读这本《忏悔录》让我试着同哲人对话,并让我逐渐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思考。
接下来是萨特的《存在与虚无》。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,萨特相对来说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位思想家。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,他完成了这部法国存在主义的奠基之作。全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,我无法作一个准确的概括,但我想谈谈自己对于这本书浅薄的理解和思考。
萨特认为,人的存在与物的存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,而区分这两种存在的关键是“这个事物是否存在意识”。我们知道,指向某物的意识才是有意义的,就像计算机科学中的指针,必须指向一个值,否则就没有意义,即“虚无”。
因此可以推论,人的存在就是虚无,也就是萨特在书中所说的“存在就是虚无”。正因如此,人需要不断地寻找自己的意识所指向的对象,即获得“本质”,来暂时填充自己的虚无。然而作为人,我们的潜能和欲望是无限的,无论怎么追求暂时的满足,理想中的满足也终究无法实现。
从另一个方面来想,人时刻在寻找自己的本质,永远在“成为”的过程中。用萨特的语言来说,人是“自为”的,本质永远在变化中。因此,人是不能被某一个本质所定义的;相反,人是可以定义那些“自在”的本质的。
以上,萨特从“存在就是虚无”推论出“人被判定为自由”。然而,自由带来的代价是沉痛的。人拥有了自由,同样也就成为了一个拥有主导权的主体。但当两个主体相遇,其中一方必须通过否定对方的主体性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,两者就会为维护自己的自由而斗争,却永远无法实现两者自由的共存,也就是萨特的那句名言“他人即地狱”。
绝对自由也带来了绝对责任。尼采说“上帝已死”,世界上已经没有共同的价值标准了,一个人做出任何选择的同时,也创立了自己的判断标准。因此,任何选择所带来的后果,都只能由自己一人承担。
但萨特最后说,他的存在主义是希望的哲学。虽然自由带来了孤独与责任,但自由也同样带给我们无限的行动可能性。能慰藉我们心灵的,只有为选择负责,然后继续行动。

2024年2月 小泽

0

评论 (0)

取消